調音必知的7個聲音頻段
音響技術的日益發展,培養了一大批的愛樂者踏足“發燒友”的行列,這其中有初涉圈子的“新新燒友”、但也不乏深諳音響理論的“資深燒友”。事實上,大家在選擇設備時還是以耳朵來實地聆聽為主。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聽的聲音呢?什么才是正真意義上能讓聽者產生愉悅心情的、自然平衡的聲音呢?帶著這個問題,將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有關“好聲”的話題。
聲音的7個頻段
1.極低頻
從20Hz到40Hz這個八度頻域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約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才能夠達到那么低的音域。
由于這并不是這些樂器的美音域段,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的那么低。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流行音樂以及一些電子合成器的刻意而為,否則極低頻對于音響愛好者們來說實在用處并不大。
有人會覺得雖然樂器的基音并沒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一下。其實這個理論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樂器的最低音,聲音只會以2倍、3倍、4倍、5倍等整倍數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
我們可以做一個很形象的實驗,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頻率就是泛音?;襞c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這就是為何小提琴與長笛即使演奏相同的基音(音高,例如中央A是440Hz),而我們還是能夠很清楚的分辨出兩者誰是小提琴的聲音,誰是長笛的聲音。
2.低頻
從40Hz到80Hz的這段頻域稱為低頻。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好、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與男低音等都是屬于這個頻率段的樂器與人聲。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音基礎的大功臣。
一般來講,有許多人會將這一頻段誤認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確實是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的話,那些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會沒有,同時也會導致中高頻與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在聽感上不久耐聽。
3.中低頻
從80Hz到160Hz之間的這段頻域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很多音箱用戶很撓心的事件,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這個頻段很容易的就能產生峰值,其實這是與聆聽的環境有關,比如房間的長、寬、高三維比。
所以大部分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而想方設法的去吸收、改善這個頻段,使耳朵不再有轟轟然的感覺。
然而萬事都不會一帆風順,當你的耳朵聽感上不至于轟轟然的時候,那么下沿的低頻與上緣的中頻恐怕都會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現凹陷的狀態,而使得聲音聽起來偏瘦,缺乏豐潤感。
更不幸的是有很多人會因為峰值的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也是造成許多人在家里面用音箱聽音樂時覺得聲音不過豐滿潤澤的原因之一。這段頻域中包含了上述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所有樂器
4.中頻
160Hz到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域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大部分樂器、人聲常出現的頻域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較為重要的頻段。大家對樂器音域的較大誤解也在于此處。
例如小提琴的大多數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是一般大家都誤以為它很高。還有,不要以為女高音的音域很高,事實上,女高音的高音域也只是在中頻的上限而已。
同時這個頻段的重要性也可以從雙單元揚聲器的分頻點來說明。一般雙單元揚聲器的分頻點大多在2500Hz至3000Hz左右。也就是說,2500Hz以上的由高音單元負責,2500Hz以下的由中低音單元負責。
這2500Hz大約是1280Hz的兩倍,這就說明,為了防止中低音單元在中頻限處產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者們會把分頻點提高到中頻上限的兩倍處,這樣一來,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頻單元發出了。
那么,高頻單元有是作什么用的呢?假如在現實生活中你曾經將耳朵貼近高音單元,聽到的是一片“嘶嘶”聲,其實那就是大部分的泛音所在處。
如果沒有高音單元發出“嘶嘶”聲,單用一個中低頻單元來重播音樂的話,那將一定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單元設計的揚聲器,這段中頻部分大多數情況下是會被包含到中音單元中去的。
5.中高頻
從1280Hz到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些什么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等。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弦樂群的高音域以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這點要請你特別留意。
6.高頻
從2560Hz到5120Hz之間的這段頻域稱為高頻。這段頻域對于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攝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大部分的樂器在演奏時都不會出現在這一頻段內。
還是再來說說揚聲器的分頻點,我們可以發現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了高音單元中。正如前面所說的,當你將耳朵靠近高音單元時,你所聽到的大多數都不是樂器的高低音調,而是一片“嘶嘶”聲。
從高音單元的這種表現中,可以再次證明高音單元幾乎很少會發出樂器或者是人聲的基音,它只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數泛音而已。
7.極高頻
從5120Hz到20000Hz這么寬的頻段,被稱之為極高頻。講到這里,大家都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這一事實中,了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僅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現象。
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越高處能量越小,換句話說,高音單元要設計的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聲音。
在這里,就會發生一件讓揚聲器制造商們很是困擾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才能“兩全其美”?何為“兩全”?
請你試想一下,假設一個高音單元為了能夠清晰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而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么同樣的由這個高音單元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信號與中高頻信號有可能就會時常處于失真的窘境,因為這兩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市場上有很多的揚聲器(其中也包括部分耳機與耳塞)在高頻段以上很清晰,但又卻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